1200多年前的中国男足,却是称霸亚洲的强队

1936年,一艘满载运动员的船从上海驶往柏林,准备参加在德国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。 当时,中国男足是亚洲的霸主。 从1913年到1934年,中国男子足球队参加了十届远东运动会,即亚运会的前身。 除了首场比赛获得亚军之外,从第二场比赛开始,中国男足已经连续九次夺得冠军。 然而,叱咤风云的中国男足却在1936年奥运会之前陷入了经济危机。 他们没有钱去国外踢球。 无奈之下,他们转战东南亚国家打友谊赛赚钱。 他们60天赚了20万港币的路费,然后匆匆赶往柏林。 奥运会结束后,队员们前往欧洲各国,再次打比赛,筹集回国的钱。 但这一次,这些球员赢得了欧洲足坛的普遍尊重。

早在1200多年前的唐代,原始足球在今天的北京地区就已经存在。

蹴鞠的本意是“御寒”

《范阳史记》记载:“姬氏蹴鞠最早流传于长安,每逢猛冬(即农历十月)演奏,有祛寒之功效。” “蹴鞠者聚集在城墙外,蹴鞠或铺在脚下,或铺在头顶上,手法千变万化,造型如龙似凤,逗得过往行人流连忘返。”

唐代蓟城的建筑规模并不大。 唐代首都长安(今陕西省西安市)的商人在此居住并进行商业活动。 他们还把盛行唐都的蹴鞠带到了蓟城。 相传,唐代商人蹴鞠并不是为了娱乐,而是为了御寒。 与唐朝都城长安相比,蓟城地处北方,每年冬天的天气都极其寒冷。 因此,每年十月起,这些唐代商人都会进行蹴鞠,以放松肌肉、活络血液,从而增强抵御北方寒冷气候的能力。 从此,这种独特的御寒方式受到了蓟城百姓的青睐九龙杯足球联赛,大家都打蹴鞠来御寒,后来演变成了一项竞技活动。

蹴鞠运动的鼎盛时期

元末明初写的《水浒传》中说,北宋末年,奸臣高俅凭借高超的蹴鞠技艺赢得了皇帝的青睐,从而登上了巅峰。 在西班牙《马卡报》撰文中,高球甚至被形容为中国古代的梅西。

《马卡报》介绍了中国蹴鞠运动的巅峰时代——宋朝。 “这是一个叫蹴鞠文化的时期,蹴鞠已经成为皇帝和贵族中最流行的运动,但这项运动并不局限于贵族。到了宋代,蹴鞠得到了空前的普及,甚至出现了联赛和职业队。”

宋代,由于开国君臣大多是武将,热爱体育,所以大力推广蹴鞠。 《宋史·礼记》记载,宋朝宫廷大型喜庆宴会都有蹴鞠表演。 皇帝不仅亲自命人制定蹴鞠规则,还包括皇亲国戚、文武大臣等参加蹴鞠活动,甚至还有妇女和外国使节。 快来参加吧。 元代钱选所画的《宋太祖蹴鞠图》描绘了宋太祖赵匡胤与赵炯、赵普等人踢球的场景。

当时的比赛规则与现代足球有很大不同。 唐宋时期流行的蹴鞠,其单一球门称为风柳岩,置于场地中央。 双方都在一侧,能够使球穿过风而不落地的一方获胜。 这种类型主要用于宫廷宴会和外交礼仪比赛中的表演。

蹴鞠在北京的兴衰

到了明朝,足球已经与淫荡的享乐联系在一起。 因此,朱元璋称帝后,严禁士兵踢足球。 史料记载,洪武二十二年三月,太祖下旨:“踢球开球”。 。 从此九龙杯足球联赛,蹴鞠逐渐在宫中消失。

满族入境后,清政府实行弱民政策,禁止人们习武、体育活动。 与此同时,戏曲等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,蹴鞠活动越来越少。

满族入境后,清政府实行弱民政策,禁止人们习武、体育活动。 与此同时,戏曲等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,蹴鞠活动越来越少。

清光绪二十二年(1896年),清政府洋务派代表李鸿章作为皇帝一级钦差大臣出访英国。 李鸿章访问英国期间,英国人邀请他观看足球比赛。 李鸿章作为清政府的特使,能够随心所欲地出席,自然盛装出席。 他虽然在清朝衙门担任外交宰相,搞洋务,但从来不穿夷服。 清代宫廷服饰由皇帝赐予的长袍和黄袍组成,胸前挂着朝珠等杂物,帽子上饰有宝石冠和鲜艳的羽毛。 此刻,坐在温布利露天球场边上,不懂什么是足球的华朝大臣环顾四周,也想不明白其中的意义。 他问饶有兴致地观看比赛的英国贵族子爵们:“那些人踢球是什么意思?” 英国人说:“这是一场游戏,而他们不是男人,他们是绅士,是贵族。” 李鸿章摇摇头说:“这种天气,你为什么不雇几个仆人来玩呢?你为什么要自己动手,大汗淋漓呢?感冒了也不合适,唉,真是可笑啊!”

天安门广场踢球比赛

1863年10月26日,世界上第一个足球组织——英国足球协会在英国伦敦成立,现代足球正式成立。 此后,这项运动在许多国家得到发展,并于19世纪末传入北京。 当时,通州联合学院是北京最早开展足球活动的学校。 毕业于该校的学生孔祥熙、董守义后来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。 新中国首任国家足球队主教练李凤楼也毕业于该校。

当时协和书院的前身是六合男学堂,是清朝同治六年(1867年)美国教会在通州创办的一所教会学校。 后先后更名为六合书院、协和书院、华北协和大学、六合中学。 学校重视体育事业,师资力量雄厚。 自光绪十九年(1893年)起,联合书院相继成立足球、网球、棒球​​、田径队,并参加一些国内及校际比赛。

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,联合学院与汇文大学堂(现汇文中学)举行足球比赛。 这是北京历史上最早的校际比赛。 次年举办“国际大赛”,这是北京足球队首次挑战外国球队。 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,八国联军占领北京。 后来各国驻军组织了多支足球队,其中英国海军足球队实力最强。 相传是中国画大师吴昌硕策划了这次比赛。 他在英国留学并爱上了足球。 回国后,他得知英国海军在北京有一支球队,于是他组织了一批学生与英国人比赛。

当时,北京还没有正式的足球场,所以比赛在一个特殊的地方——天安门前举行。 1906年5月7日,两队在天安门广场右侧的空地上打响了北京历史上第一场“国际比赛”。

当天比赛时,英国球员身着球衣和足球鞋,联合学院球员则身着清代服饰,缠着白布腿,布鞋上系着麻绳,脖子上扎着辫子。 比赛按照现代足球规则进行,并任命裁判。 当时,京师、驻军、各国使节近千人齐聚观看,为双方加油。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紫禁城。 据说,慈禧太后派部门官员观战,并赐予定窑白瓷九龙杯作为胜利者的奖杯。 最终,联合学院足球队展现了实力,以2-0获胜。 英国队输掉比赛后愤愤不平,找到了一个很搞笑的理由,称北京球员的辫子太长,跑步时到处飘,刺痛了英国球员的眼睛,严重干扰了比赛。 后来,为了讨好英国人,清朝官员将奖杯送给了英国足球队。 随后,英国人将奖杯归还给联合学院橄榄球队。

据湘红旗学者唐鲁孙介绍九龙杯足球联赛,联合学院最辉​​煌的胜利是9-0战胜租界军。 比赛结束后,联合学院主教练邀请全体队员到煤市街清真饼店吃牛肉饼。 一百年前,这被认为是对胜利的非常丰厚的奖励。

文/路阳

关注独蓝天下微信,有100万篇深度文章等你阅读……

热门赛事更多 >